姓名:王林超
手机:13656796411
邮箱:756552809@qq.com
证号:13310201710785198
律所:浙江英胜律师事务所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西路桥大道555号天时大厦17A-02室
来源:路桥律师——四二一解读 网址:http://www.vipshlhcc.com/ 时间:2023-02-15 14:02:52
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为两年。根据规定,两年内未发现违法行为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公民发现其他公民或者单位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为避免超过诉讼时效不受处罚,最好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接下来将由路桥律师为您介绍相关方面的知识 ,具体情况赶紧跟着路桥律师一起来看看吧!
一、行政诉讼的起诉期是多久?
1、行政诉讼的起诉期为两年。
《行政处罚法》
第二十九条二年内未发现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连续或者继续的,自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
2、一般行政处罚程序
(1)行政调查
如果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除了在简单程序中当场给予行政处罚外,还必须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必要时,可以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检查。
《行政处罚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行政调查和行政检查中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调查或者检查执法人员不少于两人,应当向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出示身份证明;二是执法人员有权要求当事人如实回答问题,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三是行政机关收集证据时,可以抽样取证;四是实行先行登记保存制度。证据登记保存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有义务不得销毁、转移证据。这种方法适用于证据可能丢失或者将来难以取得的情况。实施过程中,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并登记保存的,应当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2)行政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决定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在审查调查结果后,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决定。《行政处罚法》规定了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条件和类型。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的,由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行政处罚法》还规定了行政处罚决定中规定的事项和生产交付方式。
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保证当事人享有和行使理解、陈述和辩护的权利。
二、行政诉讼的举证期限是什么时候?
1、第一审庭审结束前,是行政诉讼的举证期。
法院确定举证期限,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少于15天,当事人提供新证据的二审案件不少于10天。当事人申请延长举证期限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
2、根据行政诉讼证据的来源和表现形式,可分为以下七类:
(1)证书。即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人的思想或行为的书面材料,作为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在诉讼中必须提交的证明;
(2)物证。即以物品、痕迹等客观物质实体的形状、特征、质地、规格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3)视听资料。即通过录音、录像、扫描等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数据转化为各记录载体上的物理信号,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4)证人证言。也就是说,直接或者间接了解案件情况的证人,应当向人民法院作出陈述,以证明案件事实。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如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精神病人和未成年人应当适应心理健康和心理成熟;
(5)当事人的陈述。即本案当事人在诉讼中对案件事实的陈述和承认;
(6)评估结论。也就是说,具有专业技术专业知识的评估人员使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对与案件有关的特殊问题作出技术结论。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医学评估、文件评估、技术评估、会计评估、化学评估、物理评估等;
(7)检查记录和现场记录。检查记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或者物品进行勘察、检查、测量、绘图、拍照的记录。现场记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情况及其处理的书面记录。
行政案件的调查时效一般为两年。行政机关两年内未发现行政违法行为或者未收到举报的,不予处罚。为了降低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因诉讼时效届满而不受处罚的概率,公民应当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受到行政部门或者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侵害,最好及时报告。以上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路桥律师,路桥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